年度大獎_《明白歌|走唱白色記憶: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》

再拒劇團

首展 ∕ 演日期
2019.08.03
首展 ∕ 演地點
高雄橋頭糖廠百世新天地

年度大獎_《明白歌|走唱白色記憶: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》

再拒劇團

首展 ∕ 演日期
2019.08.03
首展 ∕ 演地點
高雄橋頭糖廠百世新天地
唐健哲 攝影

年度大獎_《明白歌|走唱白色記憶: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》

再拒劇團

首展 ∕ 演日期
2019.08.03
首展 ∕ 演地點
高雄橋頭糖廠百世新天地
唐建哲 攝影

年度大獎_《明白歌|走唱白色記憶: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》

再拒劇團

首展 ∕ 演日期
2019.08.03
首展 ∕ 演地點
高雄橋頭糖廠百世新天地
唐建哲 攝影

年度大獎_《明白歌|走唱白色記憶: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》

再拒劇團

首展 ∕ 演日期
2019.08.03
首展 ∕ 演地點
高雄橋頭糖廠百世新天地
張景泓 攝影

年度大獎 得獎理由

再拒劇團《明白歌》 將沉重的白色恐怖文獻,轉化為流暢深刻、節奏明晰的聲音劇場。作品結合口語文化、民謠唸唱和報告劇,以簡易的舞台、準確的符號意象,與四位表演者的靈活調度,藉由說演與吟唱再述無數受難者檔案,素樸地還原文獻的原始視角,傳遞了複雜糾纏的時空因素和政治環境。

《明白歌》重返現場,讓個體的傷痛在經歷時代噤聲之後,明白召喚出以聲述史的傳承力量,抗拒遺忘與冷漠,舉重若輕地完成艱困的歷史敘事。

入圍理由

在文字發明以前,人們用聲音述史,可以是音樂,可以是語言, 可以是連結身體的聽覺記憶。面對隱晦不明的白色恐怖歷史,《明白歌》以兩位樂手兩位表演者精彩的說書和樂,穿梭於過去、未來與當下不同時空的歷史眼光中。此外,建構在音樂/聲音表現上的文本敘事更是令人驚艷,結合藍調、唸歌、客家民謠,以豐富直接的力量,衝擊封存檔案的遺忘與沉默不語,不只觸動人心,也讓歷史變得有血有肉,既遙遠又切身,若魔幻更真實。藉著每一次重返現場,《明白歌》明白召喚出以聲述史的傳承力量。 (主筆/白斐嵐)

關於作品

劇團與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合作,藉由說書、唸歌、民謠等民間以聲述史的敘事方式,重構白色恐怖時期未能被傳唱訴說的歷史記憶。編制過程參考大量史料檔案,由樂手與表演者對話演唱,以一虛構的底層農工所經歷的「出身、選擇、關押、審訊、自新、撿骨、遺書」做為軸線,夾敘夾議含納來自不同時空的受難者證言與事件表述,各地觀者得以設身處地的感受,受難者作為一個真實的「人」的樣貌及生命處境。劇團走唱七個發生白色恐怖事件的重要鄉鎮,亦在演出中融合這些地方的真實案例,除在歌謠與「聲音劇場」、傳統與當代的融合中,創造出一個屬於民間的多元辯證的敘事角度,亦將故事帶回其發生之地。整體計畫在音樂說書劇場演出外,尚包含親子工作坊和演後座談,邀請民眾與受難者家屬參與,分享家族故事,在劇場所搭建的平台中,讓歷史記憶與正義的議題得以在共同討論中被重新創造。

藝術家簡介

再拒劇團,2002年由臺灣80後世代不同領域藝術家組成。團名源自亞洲許多神話中的「童神」記述,以包含「死與再生」和「變身思想」的主題概念敘述其出生、歷劫與回歸神聖的歷程,意指劇場表現原點本該破立創新,在不同媒介結合的感官體驗中,創造新的美學經驗。劇團持續實踐「聲音劇場」及非制式劇場空間的跨域作品,為當代劇場藝術激盪出更具實驗性的展演想像。主要作品包括《公寓聯展》、《接下來,是一些些消亡》、《諸神黃昏》和《渾沌詞典:補遺》等。

製作團隊

    主辦單位: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
    承辦單位:再拒劇團
    導演:黃思農
    製作人:林欣怡
    編劇:黃亭瑋、黃思農、蔣韜、曾伯豪
    詞曲/聲響/現場音樂:蔣韜、曾伯豪
    編創演員:劉淑娟、洪健藏
    舞台設計:曾彥婷
    燈光設計:劉柏欣
    技術統籌:張以沁
    舞台監督:張以沁、劉柏欣、黃昶智、羅婉瑜
    舞台執行:吳韋瑩、張君如、鄒雅荃、羅婉瑜
    親子工作坊講師:林欣怡、曾伯豪
    行銷宣傳:曾彥寧
    行政經理:黃亭瑋
    製作協力:田珈伃
    主視覺設計:詹雨樹
    平面執行:蔡采媛
    網站設計:邱唯婷
    親子工作坊教具:李彥
    宣傳影像設計:唐健哲
    攝影:吳品萱、張景泓、唐健哲
    投影字幕:王柏欣
    燈光音響:重擊音響

image description
image description

藝術家訪談

COPYRIGHT 2020 Taishin Bank Foundation for Arts and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