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家訪談

image description
導演 黃思農 | 攝影 呂國瑋 (片子國際有限公司)

採訪及文字整理/吳家瑀

近年隨著白色恐怖史料解禁釋出,深藏於歷史暗角的一張張模糊面目,也在透光中逐漸顯影。面對過往的生離死別或政治隱傷,有人泫然有人憤惋,可任何的批判成見都只是另種形式的暴力,依舊使聲音繼續壓抑瘖啞、無可傾聽。再拒劇團2019年作品《明白歌|走唱白色記憶: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》文本直接援引大量文獻,敘事方式結合民間說書歌謠,試圖以多重角色的聲音召喚歷史血肉,開創更生動多面的記憶回溯。

時代下的集體,故事裡的眾人

「劇場是關於當下的藝術,而如果你說,劇場從過去至今,作為一個儀式,本來就是連結生者與死者,連結過去事與未來事。那麼今天我們歌唱表演的整個目的,其實也就是回到這個劇場最原始的本質。」身兼導演及編劇的黃思農思索著,當官方立碑表揚仍無法撫慰傷靈、為真相補遺,民間該怎麼去訴說這些未竟事?所謂未竟事,對他而言,就是去把這些塵封卷帙的故事,還原成一個真實的人。

閱讀白色恐怖受難者書信輯錄《無法送達的遺書》使黃思農感觸甚深:「裡面許多過世的人都比我們現在此刻年輕,面對生命結束的時刻,他們寫下來的很多也不是政治理想,而是給生者的祝願。這裡給我很大的衝擊,是來自於他們就是活生生的人。」音樂設計暨樂手,同時也參與編劇的蔣韜說,「本劇是希望為小人物作史,形成一個以個別訴說眾人的故事,如此也將戲的格局架構打開」。

然而史料浩繁駁雜,該怎麼收攏?幸得歷史學者林傳凱的大力協助,諸多史實的前因後果和彼此嵌結清晰浮現。黃思農說: 「林傳凱是一個人體百科全書,腦袋裡有很多(白色恐怖案件的)年代人名,案子與案子的關係,你問他可能會比問google快很多。」

 多重複音,以聲敘事

為形成一種生動具體的故事性,負責譜詞寫曲的蔣韜,試圖在諸多雷同且公式化的史料陳述裡擷取差異:「若不去尋找專屬某人的字句或畫面,我們說的就只是一個有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的故事。」另劇中也將1930年代的美國工運歌曲改編改寫,作為帶入情境的媒介:「放進聽起來像西方左翼民謠或西方運動歌曲的曲調,是希望讓觀眾聽到,進而可以知道和想像,其實在台灣的1940、1950年代參與運動,就是類似這樣的一種精神。」

《明白歌》在再拒劇團過往探索「聲音劇場」美學的基礎上,結合同樣以聽覺為表現核心的民間說唱藝術,營造繁複多音的聲響氛圍。「其實民間說故事的方式就是這樣……說故事就是一個人,必須自己分飾角色和對話,有時也要唱歌」,蔣韜認為,常聽說書民謠或廣播劇的阿公阿姨,對於這樣的形式應不至於感到陌生。

將故事帶回到它的原生之地

《明白歌》走唱全台七個事發地點,演出之外也安排工作坊和講座,邀請當地講者與受難者家屬,分享白色恐怖相關案例及情感記憶。面對必須與受難者家屬對話,黃思農坦言過程焦慮:「這些長輩的政治背景或出身都不盡相同,對於不同案件、不同政治犯等等,也會有不同的看法。」然而儘管忐忑,收穫回饋,仍或多或少改變了演出的敘事節奏,幫助他和團隊反覆檢視、微調改本,思考怎樣的對話才是循序漸進。而感受真實回應、使此次創作交流越發深刻,也使其將故事帶回原鄉的初衷,發揮了意義:「不去到現場,不跟這些前輩接觸,那些從史料得出來的敘述觀點,其實就是一個已經死掉的歷史。」

 過去尚未過去,現在仍在繼續

 回看歷史時空遙遠,黃思農想及,現下新聞媒體報導香港青年被消失或武裝警拘捕人民事件,正好適切提醒了我們白色恐怖之於台灣與自身的關聯,說明「它不是過去式,未來也不是再也不會發生」;而對蔣韜來說,《明白歌》有別於其他同題材創作,在於它免除二元對立窠臼,也不去強調何謂正義或正確一方,使得這段歷史書寫,在廣納眾聲喧嘩之下,真正對所有受難者表達出應有的平和尊重。


訪談影片製作 片子國際有限公司
COPYRIGHT 2020 Taishin Bank Foundation for Arts and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